攻城时的锁定机制是确保战术执行和资源分配的核心环节。锁定目标城池需要提前通过侦查或同盟战报确认守军配置、耐久度及驻防部队状态,避免因信息不全导致战术失误。攻城前需在行军界面手动选择目标城池并点击锁定按钮,系统将自动规划最优路径,但需注意锁定后无法临时更改目标,必须手动解除锁定才能重新选择。锁定期间若目标被其他同盟占领,系统会提示目标失效,需及时调整策略。
锁定功能的核心价值在于协调多部队协同作战,尤其是主力与器械兵的配合。主力部队应优先锁定城防守军和驻城部队,待其被清除后,器械部队再锁定耐久度进行拆除。这种分阶段锁定能有效减少战损,避免器械兵因过早接触战斗被全歼。锁定顺序错误会导致器械兵暴露在守军攻击范围内,造成不必要的兵力损耗。同盟指挥官需通过邮件或聊天频道统一锁定指令,确保成员同步行动。
最佳锁定时间是在守军恢复倒计时结束前1小时内,守军兵力未刷新且耐久度处于最低值。若锁定过早,可能因守军恢复而前功尽弃;锁定过晚则可能错过集火窗口。需密切关注游戏内守军恢复倒计时提示,并结合同盟成员的兵力集结情况综合判断。夜间攻城时建议提前2小时完成锁定,以应对可能的操作延迟。
高级城池的锁定需额外注意箭塔和拒马的干扰。这些防御设施会优先攻击最后锁定的部队,因此应将低战损兵种(如盾兵)作为最后锁定对象以吸引火力。锁定前必须确保行军路线已完全铺通,否则部队会在半途停滞。对于国都级城池(如洛阳),建议分批次锁定不同城门,分散防守压力。锁定过程中若遭遇敌方援军,应立即解除锁定并切换为迎战状态。
通过战报界面可实时查看锁定部队的攻城进度,若单次进攻未达预期效果,需计算剩余耐久度与部队攻城值的匹配度。当耐久度低于10%时,可启用最后一击锁定模式,由指定高攻城值部队完成最终占领。此阶段需严格避免非指定成员误锁目标,防止奖励归属纠纷。锁定系统的合理运用,是衡量同盟战术执行力的重要标准。